“大风吹不走的老师”讲述“大漠孤岛”教书记

发布时间:2024-06-12 03:08:11 来源: sp20240612

  新闻调查丨听一批“大风吹不走的老师”讲述“大漠孤岛”教书记

  到达且末的第一天便遇到平地而起的沙尘。此行来且末是为了采访一个群体,2000年夏天,他们乘坐火车转汽车,辗转奔波5000公里,用了五天四夜的时间从河北保定来到这里,在三尺讲台一站就是23年,一座气候恶劣的天边小城靠什么留住了他们?他们改变了什么?自己又有了哪些改变?拨开漫天黄沙,我们走近他们。

  语文教师 李桂枝:艾利库提江,你为什么今天让大家读这个《沁园春·长沙》呢?

  学生:每节课上课之前都要复习以下以前学过的诗和内容。

  语文教师 李桂枝:好,今天艾利库提江及时组织了早读,作为课代表,他这点做得非常好。但是给你提个小小的建议,就是并不是每一节课一上课我们都要读第一篇文章。第一篇《沁园春·长沙》大家已经背得相当熟练了对吧?所以说我们就没必要去再读第一课,艾利库提江你来说,我们今天要学习哪篇文章?

  学生:《哦,香雪》。

  语文教师 李桂枝:《哦,香雪》,对吧?好,我们现在知人论事,了解作者,在这里我们的信息比较少,就写了铁凝,出生年月,当代著名作家,河北赵县人,我的老乡。

  李桂枝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,2000年3月,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二中校长段军到河北保定学院招聘教师,段校长简短的几句话打动了她,这个连省会石家庄都没去过的姑娘,当即下决心去新疆当老师。

  语文教师 李桂枝:我记得他说他是新疆来的,那儿特别缺老师,问大家有没有想去新疆当老师的?我跟我同学说,新疆缺老师,那我到那儿当老师是不是比在这里当老师更有意义?

  记者:你就被段校长这一句话,他们这边缺老师就打动了。

  语文教师 李桂枝:嗯。

  记者:你觉得自己是有责任。

  语文教师 李桂枝:也没有想那么大,因为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,我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。我回到教室之后,后来我又听说我们班的辛忠起,还有隔壁班的朱英豪,还有我们同学井慧芳他们也有这个意愿,也想来。

语文教师 辛忠起:还是大家互相依靠着来的,如果单独来的话还是有点害怕的。

  记者:对,那时候那么小,才二十来岁。

  语文教师 辛忠起:都是22到24之间,23岁左右。

  且末二中在保定学院的招聘吸引了一百来个学生报名,经过面试选拔,且末县教育局与15人签订了就业协议,其中就有政教系的庞胜利和历史系的侯朝茹,几年后,他们在且末结为夫妻。

  历史教师 侯朝茹:2000年的时候,像我们河北省大专毕业当老师的工资可能也就300多块钱,段校长跟我们讲了,且末县是五类地区,比较落后,但是工资在当时还是蛮高的,你们一上班能有差不多600多块钱的工资。

  记者:基本上是在河北的一倍。

  历史教师 侯朝茹:对,我老爹在我初高中对接考试那年暑假得了脑血栓,比较严重,家里面给他治病也花了不少钱。读大学,我大学学费什么的都是找我们家亲戚,我老爹后来带着我去借的。我当时自己想的,我先去且末工作几年,把我上大学借的钱还上,如果那个地方不行我再换地方&